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上)-自闭症幼儿园融合-星光家

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上)

2022-09-30 02:35:34分类: 自闭症幼儿园融合 阅读:551

 

幼儿园,商业社会的产物

 
我们之前在文章父亲,要成为保护孩子的中流砥柱提到过《女人的起源》。从远古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女人的身份发生了一次次蜕变。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原本女人的意义是生育与养育,但是现代的女人更多的具备了社会意义,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相比于生育,越来越多的女性想对自己的人生实现社会意义上的自我价值。
 
甚至很多父母跟我聊天的时候都会问起一些问题:
 
“照这样,我还要对我的孩子实施多久的全能满足?” 
 
“我这样(家庭陪伴)的日子还需要多久?”
 
言下之意就是:对于谱系孩子的陪伴是很痛苦的,让我坚持正确的教育是很痛苦的,我要为孩子花费那么多时间、我无法去做自己的事情是很痛苦的。我极度渴望自己可以回到以前的生活
 

 

 
对于天底下的父母,尤其是谱系孩子的父母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女人的起源》作者依莲摩根认为:
 
孩子来到世界上最初的四五年里,如果有成年人和他在一起,能够建立起独特的、私人的、不间断的友谊,会促进的成长,他也会更快乐。
 
把一对一的个人关系换做与“受过训练的”托儿所专业人员十五分之一的关系,我认为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论如何都不会一样。专业人员尽管受过训练,但他毕竟是人。在十五六个人的集体里,有一两个照顾不到也是常有的事情。作为孩子与成人的关系,这肯定不合格。好比男女关系,如果某个女人发现自己属于一个“受过训练的”男人15个妻子中的一个,她也会认为这样的关系不合格、这对他远远不够。那么如果说这对她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也太过轻率。
 
孩子开始接受教育以后,社会开始为孩子们的教育投入。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按当今的工资水平计算,投入的总数占国民总收入的多少,这个数据是可以计算的出来的。
 
但实际上,没有人从经济的角度对母亲这种职业做出评价。从这一点来讲,它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职业,意义深远。
 
所以,当母亲特别想早一点回归自己的“社会人生”时,她就会想办法尽早的把孩子推入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在商业社会里就有了“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个价值更多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妈妈的意义无法替代。
 
 

市场:谱系孩子对幼儿园要求高,幼儿园对谱系孩子更不友好

 
对于谱系孩子而言,他的成长道路是充满曲折的。当家长在我这里做个案时,一般我都会去追溯下孩子生命早期时候的养育历史。当我去感同身受那些孩子们的经历时,我的内心是很痛苦的。
 
当父母一心只为自己而忙碌,纠结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不可自拔的时候,那些孩子承受着一个生命本不该承受的痛苦。这种痛苦,对大自然里的其他生物而言是没有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没有理由去要求一个孩子必须“不敏感”、必须具有“耐受性”而一定成长起来。相反,一个孩子能承受那些伤害而成长,对父母而言是一种幸运,仅此而已。
 
在如此环境下,孩子陷入了自我封闭。他们情绪无处发泄,由此产生了行为问题和认知迟缓。对于这类孩子,理应需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加细致的照顾、更大包容的情感呵护,孩子才能成长起来。因此,这类孩子对于幼儿园的要求更高,需要幼儿园的老师更能理解“爱与自由”,更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并懂得如何以感受的角度出发去带动孩子走出自我封闭世界。
 
但是谱系孩子身上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他们轻则不能遵守规则、不能跟随老师,重则生活难以自理、肆意奔跑容易造成安全问题、推人打人影响其他孩子,这给幼儿园增加了很多的管理难度。幼儿园难以协调谱系家长和圈外家长之间的关系,而且孩子真出了安全事故,幼儿园也难以承担责任。
 
所以现实就是谱系孩子更不容易被幼儿园所接纳,随着孩子谱系程度的加深,幼儿园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就越低。
 
这是一对矛盾,“市场”和“需求”越走越远,对于这类孩子和家庭,文明的商业社会没有给出答案
 
曾经一度,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感受到一阵阵寒意。在大自然的法则下,任何生物都是优胜劣汰的。生物的进化的原则是“让整个族群能更大概率的存活”,而不是让“生命个体最大程度的生存”。一旦某个生命的个体拖了整个族群的后退,大自然的法则会无情的将其抹杀掉。这就是一双“看不见的手”。
 
当人类走入了文明社会,我们提倡道德、弱化竞争、追求人人平等。但这双“看不见的手”依旧会以新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中。因为这种思考未必“积极”,也不一定让所有人感觉舒适,在此不再展开。
 
谱系孩子的“幼儿教育”,最终由于家长对孩子的爱与坚持、人性中超脱于商业利益之外的爱与包容而得以完成
 

 

 
从我接触谱系孩子实际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谱系孩子都找到了接纳的幼儿园。其中不乏有谱系状态比较深的孩子,虽然这个过程比一般的家庭要曲折很多。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其实我们都能感受到孩子内在的痛苦与善良。不管这个孩子曾经经历过什么,在社会上总有一股爱的力量,他们希望可以做点什么,去温暖下孩子的心灵、用关爱去开启这类孩子教育的道路。只要家长保持乐观,勇于面对,总能找到他们。
 
 

在家庭陪伴中,幼儿园的意义是什么?

 
孩子被打上“谱系”的标签以后,对于很多事情,父母都开始变得敏感而脆弱。父母会认为,孩子能不能顺利上幼儿园,上了幼儿园之后能不能融入集体,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如何,都将意味着孩子能不能顺利上小学。甚至将昭示着孩子未来还有没有希望。
 
于是,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着急于孩子的能力。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生怕孩子的表现出各种问题。每当老师约家长面聊,家长心里都额外的忐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谱系孩子的父母,我们一路走来,幼儿园也经历波折,大体的落定也还算顺利。因为在意别人的评价,有老师的、有其他家长的,我们也曾一度低靡,陷入对孩子未来的迷茫,那种不确定性也让我们内心充满恐惧。
 
但回过头看,随着我们对幼儿园接触越来越多,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笃定,我们对幼儿园的认知也越来越合理和客观。我们内心的力量从对外索取转而内求,孩子的发展也逐步印证我们践行的理念,我们便不再慌张了。
 

 

 
学龄前孩子的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孩子的初始认知、心理动力、人生观与价值观,都在这个时期受原生家庭左右。
 
孩子是快乐的还是消极的?是勇于承受挫折的还是逃避困难的?是内心踏实的还是内心浮躁的?是内心充盈的还是内心空缺的?是充满同情的还是自私自利的?这些个性因素都将在这个时期决定。纵然我们的未来改变的程度还很大,但是这个时期的影响将贯穿我们的整个人生。
 
起主要影响的还是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对“爱与自由”理念的理解深度差异有多大,孩子人生的未来差异就有多大。父母在“爱与自由”的实践有多深,孩子未来距离幸福就有多近。
 
由此希望父母们理性的看待“幼儿园”。上幼儿园不是上小学、也不是参加高考。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心里预设一个门槛:孩子必须几岁上幼儿园,如果没上,孩子就大概率没法上小学了!
 
 
孩子在7岁以前,心智一直处于混沌状态。不看谱系孩子,即便是圈外的孩子,不同孩子之间能力发展的差距也很大:有些孩子擅长运动,但是逻辑和语言就不擅长;有些孩子擅长音乐和想象,但是绘画和运动就不擅长,这些现象都很正常。
 
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大人本应该对此报以包容心和平常心。不要因为我们的孩子被打上的谱系的标签,就失去了对孩子发展节奏的客观性。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不要把上幼儿园看的那么重,那么绝对无论是我们的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还是五岁上幼儿园,甚至上不上幼儿园,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孩子能力阶段到来,幼儿园不会是孩子正常接受小学教育的门槛。所以,一些没有必要预设在心理的压力,我们就尽可能的放下。轻装上阵,积极尝试就可以了
 
作为学龄前的辅助性教育,孩子在这个阶段完成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的过度。如果这个时期的教育能秉持着持续性解放孩子的天性,努力看见孩子的感受,对孩子各种“走偏”的行为能包容、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和允许,对孩子的成长会大有裨益。
 
但这是理想中的幼儿教育,现实不全然是如此。在国内,尤其是北京,幼儿园遍地开花。从硬件到软件,彼此之间的差异都很大。虽然在表面上大家都会推行“包容与关爱”,但实际落地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园依旧会受制于硬件环境、师资力量和对孩子的管理代价。
 
对于线下的幼儿园而言,它的首要目标就是必须得先盈利,之后它才可能去升级它的教育理念,它才能有可能去以更好的教育理念为“理想”去影响大众家长。不然,它就会尽可能去满足大众家长的“短视教育理念”:硬件、学前技能与规则。而这种情况就是普遍现象。
 
对于谱系孩子而言,他们就极度渴望有一个温暖和包容的环境,以延续家庭环境下的关爱,让孩子更快的从自我封闭中走出。但现实中的幼儿园环境是很难的,除了父母自己努力学习,外界(医生、幼儿园老师)都没有能正确陪伴谱系孩子的理念与技能。如果以谱系孩子对“爱与自由”环境的的要求为尺码去衡量外界环境,90%以上的环境离“爱与自由”都很远。
 
当一个孩子中午不午休,在床上尖叫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应该怎么做?
 
当一个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抢别人的玩具,无理由的打其他孩子,幼儿园老师应该怎么引导?
 
当一个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到底发生了什么,幼儿园老师如何面对?
 
当一个孩子总是一个人呆在角落,不管怎样都不愿意融入集体环境,幼儿园老师如何去面对?
 
大部分的幼儿园老师,都是自己都还没有结婚的小姑娘。靠他们在学校学的育儿知识来面对这些孩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即便是已经有了孩子的幼师或者园长,他们养育自己圈外孩子的经验也离精细的执行“爱与自由”的要求很远。
 
或者说,有一些幼儿园的园长自己就是谱系孩子的父母,因为想给自己的孩子寻求合适的幼儿教育而不得,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办起了幼儿园。如果这个园长秉持的是心理学教育、是爱与自由的教育,那肯定是合适我们孩子的。但是,万一这个家长秉持的是ABA呢?作为普通孩子的父母,我们遇到正确“知己”(幼儿园教育)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所以,我们父母需要意识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孩子接触到的就是常规性的“幼儿教育”。在这样的幼儿园环境里,在孩子能力不足的时候,孩子需要去适应集体环境,需要去面对集体的排斥,需要去面对老师的规则,甚至是幼儿园环境的不接纳。
 
因此,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力阶段不足(自我意识阶段处在自我存在、我的情绪、甚至是我的关系阶段,尚未发展出自我尊重、自我监管,也没有发展出一定的对外社交行为),孩子的成长动力主要取决于父母自己的努力,如果寄期望于幼儿园环境能帮助自己孩子把能力提升上来,那几乎不可能
 
但是,在合适的条件下,我们依旧主张父母可以积极的把孩子送入幼儿园。而且,相比于圈外孩子,即便是常规性的“幼儿教育”,对谱系孩子而言更加不可或缺。主要有以下的理由:
 
1、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给家长带来了喘息的机会,这对于家庭陪伴的质量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陪伴一个谱系的孩子是非常辛苦的。这种辛苦程度,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以生命在换生命。
 
我们自己需要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放下自己的社会事物,放下自己的社会身份,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我们需要忍受孩子长时间的不给我们反馈,我们需要忍受孩子极度不规律的作息,我们需要面对孩子爆裂的情绪。面对这样的场景,对家长而言是度日如年的。我们灰心、失望、内心充满焦虑,我们的能量会一下就耗光,甚至连跟孩子说话的精力都会没有。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如果想逆风而上,除了内心笃定,还需要我们有很强大的能量。只有能力充足,我们才能细心去观察孩子的感受,我们才能灵敏去察觉孩子的想象,我们才有能力去跟孩子进行深度互动。
 
只有在这样的能量场下,孩子才能被我们感染,被我们逐步带出来。而且,越是谱系程度深的孩子,对父母能量的要求就越高。
 
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所以父母一定需要合理控制自己的能量,关于这点,我在文章#社交篇:让自己成为孩子喜欢的人(下)中已经做了阐述。
 
如果父母可以深刻理解爱与自由对孩子的意义,能理解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孩子成长的帮助,站在这个角度,那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就非常重要了。不是幼儿园直接作用于孩子能力的进步,而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对父母而言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充电期”
 
在这个“充电”的时间里,父母可以倾诉、哭泣,可以去表达自己的焦虑和压力。父母可以休息、适度工作和娱乐,给自己身心放松。父母可以整理和总结孩子最近的状态,灵敏察觉孩子进步的方向。父母可以观察和备课,积极思考纵深互动的话题和方式、积极筹备户外的活动安排。
 
当我们从幼儿园接回孩子时,我们一定是“满血”的状态来面对他,我们的陪伴质量肯定是更高的。
 
2、幼儿园的环境未必是最科学的,但很可能依旧优于当下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可以不用工作来陪伴孩子,在孩子早期阶段肯定是最好的。但也极度可能陷入陪伴的拉锯战。父母能量值降低,长时间陪伴没有效果。如果是父母都需要上班,那孩子在家里大概率就是交给了老人或者保姆,这种陪伴质量就更加不好说了。
 
老人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老人的固有观念是难以改变的。通常情况下,老人会非常精细的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而且会有过度代劳。对于孩子的精神对话、感受对话,则很难在爷孙辈之间产生。如果孩子本身存在多动、难以管理的行为问题,那长时间看电视又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如此这般,孩子的成长环境是非常恶劣的
 
幼儿园环境可能会存在一些规则,孩子无法融入,但孩子至少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与人接触的社会里,而不是虚拟的电子世界中。
 
老师和孩子们有正常的生活交往对话,而且也会投入一定的精力来引导孩子参与团体的活动和文化课。只要幼儿园环境不对孩子有明显的排斥、有明显的规则约束,它对孩子的影响也优于原来老人代养的家庭环境。
 
我们也不排除孩子很可能在幼儿园会遇到非常具有“生能量”的老师(生能量,见文章#社交篇:让自己成为孩子喜欢的人(上)),他们活力四射、个性灿烂,他们也对孩子充满了包容和关爱。孩子很可能会非常喜欢他们。
 
即便是孩子很可能还不会流畅的表达,但是他们也许会开始重复老师的话、渴望被老师看见,也更渴望见到这些老师。孩子们在跟这些老师交往时的状态,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都要好!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取得进步是非常有可能的。
 
所以,只要孩子条件合适(下篇描述),积极让孩子上幼儿园,在孩子的成长环境的角度上,大概率是一个只加分不会减分的选择。
 
3、幼儿园是一个多样的环境,促进社交
 
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对孩子而言都是“固定玩伴”。至于我们的孩子能跟其他孩子有多少交往,则取决于孩子的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但不管怎样,那些孩子就时时刻刻在我们孩子身边,他们时刻准备跟我们的孩子社交。
 

 

 
当我们的孩子能力处于早期阶段(自我意识在自我存在、我的情绪阶段),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进步的直接帮助不会特别明显。但是对外社交的种子会开始种在孩子的心里
 
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的孩子可能会跟随者其他孩子一起外出、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也许他会孤僻,一个人游走,但随着幼儿园生活的加深,其他孩子的言行会慢慢被我们的孩子记住。他会记得那些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也许他还不会连贯的描述,但是其他孩子一些言行和场景画面会被我们的孩子记住。由此他的成长产生影响。
 
当我们孩子的能力逐步发展,孩子对外信息接收的通道打开,他已经做好了对外社交的准备时(自我意识发展到自我尊重、自我监管),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进步会有直接的影响,这个影响甚至会超过家庭
 
如果发展顺利,我们的孩子对其他孩子的行为会开始模仿、并重复那些孩子的一些语言。慢慢的,我们的孩子会变得不再游走,而是可以更加顺利的跟随课堂和游戏,这样孩子开始逐步吸收外界的语言和认知。
 
当孩子能力慢慢进阶,我们的孩子和幼儿园其他孩子之间就会出现浅社交(规则简单的追赶打闹、一些简单的对话和交互)。由此,孩子对外社交的道路就慢慢打开了。
 
随着社交行为的加深,孩子对外界的连接也越来越强,他每天吸收到的语言、学习到的认知也会成倍的增加。孩子会逐步感受到这种习得的技能和本领充满了作用和力量,他的认知水平会加速进步。这样,加速的认知又会更深的促进孩子的对外社交,于是,孩子就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
 
由此,父母的焦虑值就会大幅度缓解甚至消失,家庭陪伴的焦虑和辛苦也会逐步减轻,父母也能慢慢完成亲子关系的脱离,父母和孩子之间将重新开始维护各自边界的人生。
 
4、幼儿园会强势影响孩子不规律的作息
 
在谱系孩子的家庭陪伴中,孩子的生活节律很可能处于不规律的状态。孩子很可能晚睡(夜间12点之后,甚至凌晨)晚醒、饮食很可能极度单一(只吃自己熟悉的食物,而且饮食也没有固定的时间点),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很可能就情绪崩溃。
 
而且随着孩子谱系状态的深度不同,孩子的生活节律就与父母正常的生活节律偏差就越大
 
这种生活习惯直接把父母的状态拖到了谷底:为了安抚孩子,父母只能被迫晚睡,因为生活节律问题,父母很早又醒了,孩子却还在睡觉。父母的睡眠不足,根本没有精力去工作,更别提陪孩子。当孩子醒来状态好的时候,很可能就是父母中午或者下午犯困的时候。当父母下午四五点状态好一点了,孩子很可能又犯困了。
 
孩子这种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也让孩子外出活动成为泡影。一个是父母在白天没有精力,二是如果真到了目的地,孩子很可能又犯困了。孩子一犯困,很可能就容易出情绪问题、要父母长时间的抱着。我们期待孩子可以下地去体验生活,但是孩子就一直像袋鼠宝宝一样在妈妈的怀抱里睡觉。
 
这种不规律的生活节奏是孩子的创伤性反应在实践过程中,强行改变孩子的生活作息规律是行不通的,而极容易引发孩子的情绪问题
 
但是,当父母持续带孩子去适应幼儿园,在幼儿园完全不同于家里的生活环境下,孩子逐步让自己去适应幼儿园的节奏,从而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律,这是很可能发生的。
 
在我目前遇到的家庭里,就有这种情况。因为客观原因,父母之前一直没有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以一己之力来全天候的陪伴孩子。但是父母无法控制孩子的生活节律,以至于自己的节律都被孩子带跑了。这种状态下,父母根本没有很好的精力去实施家庭陪伴的诸多细节。
 
在我的建议下,父母积极尝试的去给孩子寻找幼儿园,后来孩子对幼儿园的适应速度也超过我们原来的预期。孩子的作息慢慢正常,父母也得以休息。在和父母相处的时间里,孩子和父母处于同频,这样,家庭陪伴落地的通道就慢慢打开了。
 
当然,利用幼儿园来调节孩子的创伤性作息是不是一定管用,凡事不绝对,这只是我们验证过的一个经验。但是积极的去尝试,我觉得很有必要。
 

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可以关注下列公众号:

 

郑重声明: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社交篇:如何选择幼儿园?

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下)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上)-自闭症幼儿园融合-星光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