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篇:如何选择幼儿园?-自闭症幼儿园融合-星光家

社交篇:如何选择幼儿园?

2022-09-30 02:04:39分类: 自闭症幼儿园融合 阅读:566

 

社交篇:如何选择幼儿园?

 公众号“ 看见爱与自由”


 

幼儿园选择的标准

 
如果我们要选择幼儿园,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期望幼儿园可以给到孩子什么?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想清楚,我们自己期望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得到什么。
 
是规则与礼仪?是孩子认知和语言的增加?是学龄前超前学习知识技能?是孩子社交能力增加?
 
在文章#想象与叙事篇:阶段特点与引导,学龄前孩子需要具备的素质中,我们提到过学龄前孩子需要具备的四个素质:
 
1、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外探索与承受挫折的能力;
 
2、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共情与分享;
 
3、内心的善良:乐于助人、责任与担当;
 
4、阅读的习惯:开启自主学习的大门。
 
让孩子在学龄前具备这四点素质,就是我们家庭陪伴的目标。至于孩子的单词认知了多少、识字认知了多少、能做多少算术题,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对于学习相关的技能,可快可慢。超前学习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时的自信,但更可能让孩子过早的透支能量。这是一种“提前借贷”。在孩子往后的人生中,他奋斗的动力很可能更快的枯竭
 
这四点素质的培养,重点取决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取决于父母对自己的改变。当父母心中有了教育理念,内心对教育目标非常清晰,那我们就知道去选择怎样的幼儿园。而合适的幼儿园是可以帮助孩子具备这四点素质的。
 
优秀的幼儿园具有以下特点:
 
1、优秀的幼儿园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在这里,规则更少,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允许”
 
孩子可以去自然的环境下探索,而不必在乎身上衣裳的干净。
 
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耍,而不会过多的要求必须跟着老师的节奏。

孩子可以自由的决定自己的饮食和睡眠,而不会被要求必须服从集体的安排。
 
在这里,老师们都充满“生能量”。他们会告诉孩子:只要不影响他人,只要自己喜欢,怎样都是可以的。这些老师笑容灿烂,个性开放,轻松的和孩子们游戏,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他们会尽力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视角去肆意评价一个孩子。
 
2、幼儿园的老师会更加注重孩子的感受,而不会刻板的以规则来界定的行为
 
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孩子不想去午睡、孩子不想跟随集体去游戏,在老师的眼里,这些都是正常行为。老师不会简单的说:你们家孩子不遵守规则,父母需要好好教育,不然将来上小学了怎么办?
 
相反,老师会体会孩子的感受。孩子因为什么原因而跟其他孩子产生了冲突呢?孩子为什么不去跟随集体活动呢?孩子为什么会不午睡呢?这些,老师相信孩子总有他的理由。相比起一定要孩子怎么做,我们去理解孩子则更加重要。
 
3、在优秀的幼儿园,无论是园长还是老师,他们自己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事实上,对于幼儿园老师而言,尽管表面上能做到微笑与关爱,但遇到孩子们“不懂事”的行为时,老师们的处理方式未必科学,也反映出老师自己身上的价值观是有问题的。
 
有一个妈妈给我分享了他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经历:
 
孩子A在称呼孩子B时,没有叫名字,而是给他取了一个难听的外号。老师看到了,想“教育教育”孩子A,于是她让孩子们围成一圈坐下来,让其他每一个孩子都给孩子A取一个外号。
 
老师的处理方式就是“以暴制暴”,她认为自己是法官,让“孩子的“坏行为”得到“后果”,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对于孩子A而言,老师没有去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对于其他孩子而言,他们没有学到理解、关爱与慈悲,他们反而学到了一种“恶劣的对待别人的方式”。不管这种方式用于什么目的,也掩盖不了这种方式的丑陋。
 
优秀的老师会对任何孩子充满同理心,他们为人善良,内心正直。他们会教导孩子如何捍卫自己的边界与权益,也会教导孩子如何友善的化解矛盾,关爱他人。
 
由此,在我们父母的角度,衡量一个幼儿园是否“优秀”,最重要的是“软件”,是园长和老师的个性与理念。至于这个幼儿园硬件条件如何,距离家里远不远,我个人觉得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谱系孩子而言,大自然的泥土和枯叶胜过华丽的教室,老师的关爱和看见胜似母亲的怀抱,一份自由和快乐足够让我们父母跋山涉水、克服距离的困难。这才是优秀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但是,真正遇到理想的幼儿园还是不容易。城市里有很多幼儿园,大部分都是私立。真正创办一个幼儿园,并不需要这个创始人就是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对于教育,这些创始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些理解偏差很大,甚至非常离谱。
 
沐沐在2岁多的时候,我们去接触过一个公立幼儿园的园长。当时我们并没有入圈,但沐沐的状态是没有语言、对人不关注、多动。园长首先咨询下我和沐沐妈妈的“背景”问题:什么工作?什么职业?什么头衔?年薪是多少?
 
之后园长看了下沐沐,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沐沐一点都不搭理她。她就在房间里上蹿下跳,摸摸这个碰碰那个。
 
于是园长直接跟我们说:你们的孩子没有“家教”,先回家吧
 
这是一个硬件条件非常好的幼儿园的园长。我们且不说她为什么要考察我们家的经济背景,但是从跟她的对话中我们看到,她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孩子必须要有家教”。
 
这个园长与我们后来遇到的其他园的园长就有天壤之别。对于幼儿教育理解的差距之大,就如同你在路上随便找两个人,去判断他们的长相和性格相差有多大一样。
 
所以,你要找一个就近的幼儿园很容易。你要找一个硬件好的幼儿园也不难,无非就是贵一点。但是你要找一个软件好的幼儿园、真正愿意理解和包容孩子的幼儿园、真正践行爱与自由理念的幼儿园则很不容易。
 
当然,任何一个幼儿园都不一定完美。真正深刻理解爱与自由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少之又少。我们势必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权衡
 
但是无妨,当我们内心对于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笃定,我们对于如何去衡量幼儿园的好坏就有了标准和尺码。即便是我们最终选择的幼儿园不那么理想,我们至少也会以这个尺码去跟老师沟通细节,让孩子多感受一份关爱,少受一份伤害。
 
 

择园沟通

 
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我们需要和园长、幼儿园的老师做一次沟通和了解。一般需要了解下幼儿园的软硬件、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流程安排、园长和老师对于孩子养育过程中的细节和态度、以及他们对于孩子成长的教育理念。
 
这是一个双向考察的过程。父母在选择幼儿园,幼儿园也在选择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关注、平时以何种方式对待和处理孩子的生活、以怎样的期待和要求来看待幼儿园。
 
当孩子被打上谱系标签之后,父母的心态就会失去平衡,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而惶恐不安。既害怕幼儿园不接受自己的孩子,又害怕自己的孩子无法去适应幼儿园。本来父母的心态是考察和选择,现在变成了担忧和求助。
 
父母们这种心态的塌陷容易在择园沟通的时候表现出来。很多父母内心绷不住,会跟老师说明自己家孩子就是一个“自闭症谱系”,渴望老师能给予帮助和力量。
 
幼儿园对于一个谱系孩子的帮助有多大,很难说。我们之前#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上)讨论过,至少在前期,幼儿园接受孩子更多是为父母的家庭陪伴提供辅助,对于孩子直接的帮助并不大。
 
本来,为了孩子的成长,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是一个平等讨论的双赢关系,但现在,父母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了园长和老师,希望吸收园长和幼儿园老师的能量。
 
从客观上面来说,家长之前对于“自闭症谱系”有多不了解,那园长和老师对它就有多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被打上这个标签之后有多恐慌,那园长和老师对这个孩子的接受顾忌就有大。
 
我确确实实接触过如此去跟幼儿园沟通的父母们。有些父母们比较幸运,当他们渴望向幼儿园吸收能量来帮助自己时,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承接住了,愿意提供帮助,这种情况在一二线大城市是可能的。
 
但是有些父母的择园沟通则不太顺利,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甚至父母把周边的幼儿园都聊遍了,哪怕是都没有实际见到孩子,园长都不愿意去接收。他们会担心,假设真接受一个这样的孩子,不知道会面临多大的问题。以及如果没做好,会不会需要承担责任。
 
所以,真遇到谱系的事情,建议父母们自己先做好心态建设:积极思考和阅读,理性面对。不要因为恐慌而失去了理智、渴望对外吸收能量。一旦如此,周围的一切都会远离你。唯有自己于面对,充满力量,你才能把孩子抚养起来、让资源向你靠拢
 
事实上,大部分被打上标签的自闭症谱系的孩子,拥有极其难以管理行为的概率是不高的。大部分的孩子一般是认知迟缓、喜欢一个人飘、不能跟随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偶尔伴随有一些对集体活动的干扰(比如偶尔推了其他小朋友)。
 
但是,这些孩子心地善良而单纯,回避社交、回避压力、回避矛盾反而是他们的主基调。真正管理起来不会造成特别大的管理代价。相比于那些真正调皮捣蛋的孩子,谱系的孩子反而是温和而好管理的。
 
当我们父母在进行择园沟通的时候,心态要平和,自己不要被标签所绑架,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幼儿园。你可以客观的说出孩子当前的状态、当前的问题、以及需要幼儿园老师们如何给孩子提供帮助
 

 

 
比如我们可以这么说:
 
“我们父母之前确实对孩子教育有点忽视,看电视的时间有点长,所以孩子现在语言发育有些迟缓的。当我们意识到后,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客观现实环境可以帮助他少接触电子设备,我们相信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以帮助他。刚开始孩子在幼儿园可能难以跟随,希望老师们可以多多包容,允许他一个人玩,保证他的安全就可以了。”
 
或者是:
 
“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习惯上可能会需要适应幼儿园一阵子。他可能不会睡午觉,希望老师们能给他一个适应的时间。他可能不会乖乖吃饭,那没有关系,就让孩子自己感受饥饿就好了。如果食物有浪费,老师们可以给我们打个包,我们晚上带回来再给孩子消化。”
 
“如果孩子和其他孩子有一些矛盾冲突,希望老师们能给予帮助和引导。我们家长也会积极关注和配合老师。”
 
这样,当我们沟通的时候,并没有提及让人恐怖的自闭症三个字,没有给幼儿园带来压力。但是我们考虑周全,把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期望老师如何帮助都考虑到了,而且我们家长也有积极配合的态度。对于决定要不要接纳我们的孩子,老师们的决策流程就短了很多。他们只要实际去考虑我们父母提及的那些行为麻不麻烦、父母希望老师们做到的事情难不难就可以了。这样聊,我们入园的成功概率高
 
站在我们父母的角度,我们自己对于幼儿园也要有一个判断。之前我们聊了幼儿园择园标准,那择园沟通就是辅助我们来判断当下的幼儿园是不是符合那些标准。
 
那些标准是主观的,需要我们父母自己有灵敏的察觉与感受。当与园长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细心去感受老师。感受老师的言谈、他们对于孩子的态度、以及平时面对一些可能的问题时,老师们一般如何去处理
 
比如可以聊聊孩子们如果不听话不去上课,跑到外面去玩泥巴,老师们是什么反应。可以聊聊孩子们规则意识不好,老师们如何去看待。聊孩子如果如厕时候需要帮助,老师们就会如何面对。
 
当实际的问题摆在面前,老师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到底如何就会被我们父母所捕捉到
 
他们是严厉的还是温和的、他们是包容的还是狭隘的,我们都可以去感觉。我们不一定跟园长和老师辩论什么而达成一致,但是我们可以多方对比。在对比之下,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会让我们父母担心,这些都会有答案。
 
 
 
大家有需要可以关注这个公众号“看见爱与自由”

 

 
 
 

郑重声明: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没有了!

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上)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社交篇:如何选择幼儿园?-自闭症幼儿园融合-星光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