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对孩子的“可持续陪伴”-自闭症父母焦虑-星光家

寻求对孩子的“可持续陪伴”

2022-10-09 07:26:38分类: 自闭症父母焦虑 阅读:904

 

图片

 
谱系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马拉松的赛跑。除了一些程度较轻,年龄很小的孩子可能在半年内脱圈之外,一般的谱系孩子根据迟缓的程度、ABA的受训时间、家庭实际的环境影响等因素,需要持续陪伴2年以上的时间。如果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持续的时间就更不好说了。
 
如果是一般人正常过两年日子,我们也不会觉得这个时间很长。但是谱系孩子的父母感受着焦虑,在面对未来时心存恐惧,而且在养育孩子时也会比其他家庭辛苦很多。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母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家长们刚入圈的时候,那种感受就是觉得整个世界都突然变黑了。
 
我之前在文章#实操篇:如果你始终找不到和孩子互动的切入点,仔细看这篇中提到过一个概念:快乐阈值。孩子越沉溺、越迟缓,这个“快乐阈值”就越高。我们要打动孩子、重建亲子依恋的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就越多。这样,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长所需要投入的能量、家长的心理状态之间形成了很大的落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要积极调整心态,勇敢面对之外,更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精力,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除了关注孩子之外,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习性。要学着把自己当成一种资源,最合理的去规划它利用它。
 
在此,我提出“可持续陪伴”的概念。
 
 

误区

 
  • 误区一:只有我陪的足够多,孩子才能进步。

 

这是一种“重症当下猛药”的惯性思维。
 
父母们会认为孩子遇到“自闭症”这种事情无异于精神癌症,这么严重的事情,肯定需要“猛药”才能应对。
 
于是父母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花费很多很多钱,把孩子送最好的机构。后来发现这条路行不通,反思之后开始进行家庭陪伴。
 
在家庭陪伴开始时,也会被这个惯性思维影响。认为只有长时间、高强度的陪伴,才能促进孩子进步。因为从现状来看,“孩子的能力太弱了,情况真的是太严重了”。
 
从业务上而言,孩子是否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陪伴呢?是不是“就不能让孩子一个人闲着”?这个问题我们后续专门聊。在这里聊多了就跑题了。
 
那在家长自身付出的角度,是不是“只要我陪伴的足够多,孩子才能进步”呢?
 
在实际与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到父母们会有一种这样的心态:我必须把我所有的时间都付出给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概率的促进他的进步,为他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如果某个时刻,父母忙里偷闲了一会,或者自己放松了一会,事后父母会感觉到深深的愧疚,觉得对不起孩子
 

 

 
在这里我想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们的努力让人感动。在谱系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自我鞭策,需要勤奋,这没问题。但是这是一场长跑,我们需要选择好奔跑的方向,还需要注意长跑的策略。
 
“家庭陪伴”是一个中性词,不同人的理解完全不同。就好像我在家里教育孩子跟别人在家里教育孩子,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有些父母认为家庭陪伴就是父母自然在家里陪着,有些父母会把ABA的课程搬到家里,在家里给孩子搞ABA,从而理解成“家庭陪伴”。如果是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倒退与沉迷。这样去陪孩子还不如不陪。
 
我们提倡的“家庭陪伴”,其实是提倡“爱与自由”的理念并结合孩子迟缓的特殊情况(比如敏感特质、情绪创伤、迟缓的认知等)来保证理念在生活中的落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进步与成长。我公众号里提到的“家庭陪伴”,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家长尽力多陪,这一点没有问题。但在陪之前,一定要确定好教育理念和陪伴方向。如果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奔得越快,结果越惨。
 
  • 误区二:只要我孩子可以好,让我死都不怕,陪孩子算什么?

 
 
我相信父母们说的这句话是真的。如果自己的孩子真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父母捐血、捐肝、捐骨髓,为人父母者,这些都可以做到。
 
但是,也请你相信我下面描述的情况也是真的:
 
如果让你在孩子无反馈的情况下持续陪伴孩子2个小时,你就是做不到;
 
如果孩子糟糕的睡眠也让你长时间不得安睡,之后我要求父母至少在未来一个月以内不要对孩子发脾气,你就是做不到;
 
如果我希望父母们可以积极户外,最好每周都能安排好户外的活动,80% 的父母做不到;
 
如果我希望父母可以细心的观察孩子,及时的记录跟孩子交互的场景,记录孩子开心的状态,每天都坚持下来,80%的父母做不到;
 
这种“做不到”,还有很多很多。存在这种“做不到”,原因不是家长不爱孩子,而是家长需要与自我的人性做斗争,很多情况下都会败下阵来。
 
因为我爱孩子,捐肾捐肝,两眼一闭的勇气我们都有。克制自我,善待孩子,细水长流的温情与坚持,几乎没有
 

 

 
我就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父母们刚开始家庭陪伴,都好像马拉松刚起跑的选手一样,目光坚毅,充满力量。
 
父母们也非常努力,很多父母甚至都放下工作,甚至都辞职了,全身心的去陪伴孩子,一天陪伴的时间超过十几个小时。
 
也就是除了睡觉,几乎是在无死角的陪伴孩子。除此外,因为家庭的特殊性,很多爸爸或者妈妈是独自战斗。
 
在刚开始的努力下,大约1-2个月,孩子确实变化明显。父母们的陪伴起到了效果:孩子更粘父母了、眼神更好了、吐词仿说变多了。
 
但是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时间就会有变化。父母们因为长时间的陪伴,失去自己的生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已经达到了极限。父母们能量就枯竭了。
 
因为长时间睡不好,身体很累,父母无法以很好的情绪面对孩子,冲孩子发脾气的概率就高了。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也没有那个心力去体谅和安抚。
 
无论是户外活动还是室内活动,父母状态是一片茫然,没有精力去和孩子一起参与,没有精力和孩子一起欢笑,更没有精力去主动发起和孩子的互动。
 
父母就变成了一个保安,仅仅是站在孩子身边保证他的一个安全罢了。
 
于是孩子的进步就停滞了。他们自我刺激行为更多、无序探索的状态更多、他们的情绪就变得更加不稳定、之前重建起来的亲子关系产生了倒退。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所以,请父母们能接纳一个客观事实:陪伴孩子这个事情,不是逞一时之勇。你对孩子的爱,也不需要你做扒皮抽筋的证明。而是需要尊重孩子与自我的客观现实、合理规划、持久的努力和耐心的等待
 
 

尊重自己,尊重现实

 
尊重自我的客观现实,就是建议父母尊重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过度压抑自己的感受、逃避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都会适得其反。
 
在意识层面上,我们通常会自我催眠,自我强化。我们在社会中习得的经验、认知存在我们的上脑中。大脑告诉我们,只有把这些经验和认知贯彻好才是对的。
 
但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却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并最终决定我们人生的结果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会跟自己对话说:
 
我怎么可以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如果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他肯定是天底下最差的父母了!
 
我怎么可以在陪孩子的时候忍不住刷手机呢?都是因为我这些细节没做好,我的孩子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真是太差劲了!
 
为什么我这么无趣无聊?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那么嗨,那么的享受生活?他们所谓的“人生极乐”,为什么我一点都感受不到?是不是我就天生不是好父母?为什么我的孩子投胎到我的身边来?
 
如果我没有孩子,我的人生不会落魄至此。但我已经有了孩子了,我怎么能这么去想呢?我们不是应该“为母则刚”吗?
 
父母的潜意识里抗拒着现实、抗拒着孩子,但是在意识层面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能那么去想,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父母。意识不断的压制着潜意识,让自己活在矛盾中。
 
但是我想说,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同时存在“爱”与“恨”。孩子在意识层面“爱”着父母,但是在潜意识里对父母会存在很多“恨”。同样,父母对孩子也是如此。爱就是阳、恨就是阴,一动分阴阳
 

 

 
恨不会因为爱的否定而不存在,潜意识也无法被意识压制住。我们既要承认阳的存在,也需要承认阴的存在。
 
所有的情感只有被充分的“看见”、充分的“尊重”,才会积极的流动起来,我们自己才会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我遇到的父母里,经常会出现这种对自我的否认。从客观事实上,沐沐成长和进步了,他们觉得我做的很好,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向我看齐。而一旦自己出现了对现实的排斥、对孩子的“恨意”,内心就会非常矛盾、非常痛苦。这种情况,我还是有点担心的。
 
事实上,我也不是那种认为陪伴孩子就是觉得“生活无比美好”的人。
 
最开始我也是厌世、怀疑人生,陪伴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难受。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做的好的地方,就是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慢慢的适应,再到现在的从容,我可能就是比你们多了一点毅力而已
 
在此,我想从自己的角度,坦诚面对自我,面对客观现实,跟大家一起聊聊我对于陪伴孩子的看法。
 
1、从兴趣上,陪伴孩子并非是让父母觉得舒服的事情。
 
我觉得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必须要承认。
 
养孩子这个事情,真的是特别痛苦。为了防御这种痛苦,妈妈在哺乳期时大脑分泌了催产素,但是爸爸没有。所以这个时期,爸爸就经常处于消失的状态。
 

 

 
如果孩子处于谱系状态,那麻烦来了。孩子在哺乳期没有得到应有的成长,但是妈妈的催产素用完了。于是,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必须面对一个需要重新去经历“全能自恋期”的孩子。
 
在生命早期,孩子的兴趣、习性跟大人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睡眠不跟你在一个节奏,他们的饮食不跟你一个口味,他们的兴趣点跟你完全不同,他们的情绪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他们的语言处在发展中,很多时候可能词不达意。他们的自我意识尚不成熟,无法无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的规则、礼节意识都没有建立。
 
面对一个这样的小生命,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关于如何跟孩子相处,《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写出了这本书。很奇怪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介绍很多具体的游戏方式,而是在不断的教大人如何去面对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情绪,如何去避免跟孩子的冲突,以及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如何避免受伤。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谱系孩子,那痛苦的程度至少翻倍。
 
跟圈外孩子比,他们没有语言、甚至没有什么认知,他们的情绪爆裂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特殊而无法加入。父母必须时时刻刻盯着他,因为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但是盯着他,我们似乎也做不了更多事情。
 
在我陪伴沐沐的日子里,要说快乐,有很多。要说难受,那更是可以写一本书。
 
你能想象我们陪伴沐沐的时候,我们全家都不能相互说话,而只能对着他说话吗?我们一交流他就崩溃。
 
你能想象我陪着沐沐睡觉的时候,我的特殊部位需要穿防护服、同时我需要抱头睡觉吗?因为睡着后,他的腿一定会找到我的致命位置(尤其是眼珠子),然后踹下去。
 
你能想象一个绘本他可以要求你重复读20多遍吗?我一读重复的内容我就会犯困,我有时候觉得我的大脑已经睡着了,但是我的嘴巴和眼睛依旧在工作。
 
你能想象孩子需要一天24小时粘着你,不允许你做任何事情吗?连你上厕所超过三分钟他都会去敲门,更别说你想打开电脑。有时候我想晚上熬一熬,看看他睡着之后我还能不能看看手机。我根本熬不过他。经常是我睡着了,他什么时候睡的我都不知道。
 
不说远的,就说上一周,我跟沐沐一起玩变形金刚的玩具。他一个兴奋劲,不小心把他的擎天柱砸在我脑门上,给我鼻梁砸出一道很深的口子,当场把我砸得眼冒金星,血就沿着鼻子流了下来。那一砸,什么道德、什么爱与自由,都砸没了。
 
这个过程实在太痛苦,所以我经常怀疑人生。有时候我觉得,孩子构建自己人生的过程,就是以坍塌我的人生为基础的
 

 

 
所以,真的不要跟我说什么享受生活,我真享受不来!我愿意如此的去陪伴沐沐,仅仅是因为我爱他。
 
我爱他也不是因为他帅,也不是因为他聪明,而仅仅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儿子。
 
硬要给我催眠说这是一种享受,那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又不是在三亚的海滩上晒太阳!
 
所以,陪伴谱系孩子的过程就是很痛苦,这是客观现实
 
我并不想给大家营造一个这样的结果:因为我在享受陪伴孩子,而你们确实享受不来,所以你们觉得比不上我、你们觉得自己不是好父母,从而产生对自己的否认和对孩子的愧疚
 
事实上,就我自己观察,我在陪伴沐沐时候所经历的难受程度要超过80%的家庭,因为沐沐的情绪问题确实很重。这个过程,我一点都不享受。我是怀着对孩子的爱而隐忍过来的
 
我想告诉大家,我们需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洗脑:我很享受生活,不管怎样我都很爱我的孩子,这是不现实的。人是不可能对自己的感受说谎的。
 
而承认自己的感受,并不代表我们不爱孩子,这是两码事。我们需要去承认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需要爱自己。只有给自己足够的包容,才有能力去爱孩子
 
在陪伴谱系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有挫折的时候、一定会有虚弱无力的时候、一定会有排斥孩子的时候,这都是正常的。但是父母们每一次的重振旗鼓,都是我们爱的证明
 
2、让我们一起承认:陪伴孩子就是很辛苦。
 
首先是心态上很辛苦,尤其是孩子处于认知早期的时候。这种心态上的辛苦,一方面来自恐惧,另一方面来自无反馈。
 
恐惧就是对入圈的恐惧、对孩子未来的恐惧。因为对这两者有恐惧,就导致我们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表现左思右想、战战兢兢。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两只羊,一只在草原上自由生活,一只被栓着,旁边还拴着一直狼,但是绳子的长度确保狼是吃不到羊的。结果自由生活的那只活的挺好,拴着的那只很快就被吓死了。
 
谱系孩子的父母,就是那只被栓着的羊。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所写的文章、所做的工作,更多的像是把父母变成那只自由奔跑的羊,仅此而已
 
无反馈就是指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孩子无法(或者很少)能跟我们产生双向交流。这是跟圈外孩子很不一样的点。但凡孩子有点反馈,可以交流一点,父母的难受程度都可以降低很多。
 
这种无反馈,对父母精神上的打击很大,对心理能量的消耗很大。而越是新手家长,越是觉得辛苦。现实却是,在孩子早期的时候,对家长的精力消耗是最大的,也是最难的。
 
这种精力上的辛苦、能量上的消耗,是可以通过跟我的交流而得以规避的,这是我觉得我工作中很有价值的一点
 
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我会告诉家长们如何设置心理预期、如何预估孩子的发展速度、如何预防孩子反应给我们带来的挫败感、以及当下应该做什么。有了这些信息,父母们度过孩子发展的早期门槛会容易很多。
 
其次是体力上的辛苦
 
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是建议父母们身体力行、走出家门的。在室内的互动往往效率不高:孩子反馈不容易、父母的挫败感更强、对父母陪伴的意志力和技巧性要求也更高。
 
在实际谱系孩子家庭陪伴中,我觉得“地板时光”都已经不合时宜了,叫“户外活动时光”更实际一些
 
既然建议父母们出门,那自然对父母们的体力提出了要求。因为父母要陪伴孩子户外体验、户外游戏。这对于已经习惯办公室职场、习惯手机生活、连跑个步都变成时尚的父母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带沐沐户外是坚持的比较好的,尤其在刚入圈的时候,户外活动的体力强度很大。我不是提倡要锻炼孩子的体力哈,而只是描述我们当初的客观现实。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周末都是户外,而且爬山比较多。这对我们体力挑战很大。每次回来都感觉骨头都要散架,而第二天又得坚持去上班。但是我和沐沐妈妈也都坚持了下来。
 
这种坚持其实还是挺难的,很辛苦。我们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们相信“体验”对于孩子认知发展的意义,这也是一种对教育理念的坚持。
 
这种其实强度的户外,我们一直坚持了大半年的时间,我们的身体才逐步的适应下来。我们适应之后,随着孩子真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才慢慢以自己的角度去感受自然,才慢慢过渡到以尊重自己的兴趣而去户外。
 
3、接纳并承认自己就是很焦虑
 
在这个圈子久了,我会认识很多家长。对一些关系很好的家长,偶尔我会去嘘寒问暖,也问问孩子的近况。很多时候,我会听到家长们这么跟我说:
 
“我觉得现在挺好的!我很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对于将来,我现在不会去想太多,而是认真的过好当下。”
 
这样的回应真是让人放心!但是......又没有那么让人放心。因为家长始终没有告诉我孩子的状态。以我对家长的了解,如果孩子真的取得的明显的进步,不用我去问,他们也会给我报喜的。
 
事实也验证了我的判断。
 
当后续我进一步深入了解孩子和家庭之后,我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孩子的进步也不是很明显。此前家长的答复,就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而之间所谓的“过好当下”,而仅仅只是家长刻意的去回避了很多现实,给自己的一种幻想。
 
我自己带沐沐一路走来,也跟诸多的家长产生了连接。站在我观察的角度,我认识到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家长的焦虑要缓解,只有孩子取得切实的进步才可能发生。除此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孩子的进步,就是一个硬指标,这个指标不增长,家长就不可能不焦虑。
 
如果孩子没有进步,家长说自己的焦虑缓解了,很享受生活,那很可能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自己的焦虑,逃避难以改变的现状。
 
这种现象,在坚持以“爱与自由”、“家庭陪伴”的父母中,其实有很多。
 
确实,我们提倡要去享受生活,提倡不要过度焦虑未来,提倡要走好每一步、提倡只有把过程做好了,才会有好结果。
 
那家长很可能就会形成这样的心理:我一定要好好的“过好当下”(过不好也要过)、要好好的“享受生活”(享受不来也得告诉自己要享受)、要带孩子经历童年的乐趣(童年没有乐趣也得要找),似乎只有我努力做到了这些“指标”,我的孩子才会好起来。即便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达到这些“指标”,但是我也得告诉自己我达到了。
 
这真的是“家庭陪伴”的一个误区,它的问题就是在于,它没有考虑家长的实际心理状态,没有给出如何落地的途径。它给出了一个乌托邦似的的目标,让家长脱离了现实,回避了自我,而去努力奔向那个目标
 

 

 
我也可以分享下我自己的经历。
 
在沐沐三岁半入圈之后,我的焦虑就一直是存在的。我也非常关注孩子的能力。我很想放下一切去陪伴孩子,现实的生活逼的我必须要去工作。于是我在公司的时候,就如同吴刚望月一样惦记着沐沐,越惦记越焦虑。只是,这种焦虑化为了努力阅读和学习的动力。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细心去观察孩子的能力有没有进步。如果没有进步,我的焦虑就会周期性的出现。而每次我焦虑到峰值的时候,我就发现沐沐进步了。
 
很多时候,是沐沐的进步、沐沐的快乐情绪缓解了我的焦虑。而我的焦虑又化成了学习的动力,改变我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然后是我的努力改变了孩子,促进了孩子的点滴进步。
 
这是一个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盘旋式进步的过程
 
那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我所有的互动和语言,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快乐情绪呢?难道我不是特别关注孩子的能力吗?
 
确实,我跟所有的家长一样,我关注孩子的能力。即便是我做个案,做服务,我希望最终交付给家长的,也是孩子实际的进步,而不是一种针对现状的“自我解释”。
 
我坚持于以快乐情绪为目标,是因为我很坚定的认为“只有快乐才是孩子大脑发展的唯一动力”,除此外,没有其他的路径
 
所以,你们可以认为,我对于孩子的快乐有多专注,我其实就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多关注。
 
跟还在行走路上的家长不同的是,我已经走完了谱系孩子养育的大部分旅程。我付出了实践,也看到了结果。现实给了我很多的教育,让我逐步领会了除了能力之外,对孩子人生更加重要的东西。
 
但是我想说,只有家长走完了这段路,才能有这种现实的体会。我们不能去强求正在行进过程中的家长去回避自己的焦虑、回避自身的感受。
 

 

 
痛苦,大家都有。正视它,就是对自己的慈悲
 
4、尊重自己的欲望,允许拥有自己的出口
 
如果没有孩子,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也不会有什么样子,大概率就是工作和手机。工作是为了赚钱,这是一种外力驱动。手机则是自己内心对现实的逃避。
 
这是我们父母的常态:白天被鞭子赶着走,晚上回来逃避现实。我们人,以一种躯壳式的方式生活,找不到内在的自我,找不到现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很多父母都是80后、90后,我自己就是80后。受时代意识的影响,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功利性教育。对我们而言,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带有严重的时代印记和时代创伤。
 
像我自己,就有明显的“空心病” —— 就是除了获得荣誉、获得外在的奖励,我不知道我可以去追求什么。这种空心病的存在,如果是在自己受教育期间,可以给我很大的动力。但是一旦脱离学校环境走向多元的社会,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我们可以感受下谷爱凌在面对外国记者时候的答复:
 
 
 
 
 
 
视频里,她体现出来的自我意识、追求和热爱,都是一种内驱力。只有从小享受充分沐浴过爱与自由的孩子,才会有这样的素质。这种素质,我是没有的。我相信大多数的80后家长估计也是。
 
因为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因为时代的影响,我们很少、也很难像谷爱凌一样去感受爱与自由。我们很可能在父母的斥责声中长大,很可能在父母把自己与别人不断比较中长大,很可能在物质为大的功利性教育观中长大。
 
因此,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也容易在生活压力中沉沦,甚至无法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我们会觉得,自己可能还是一个小孩,依稀记得童年的样子,以及那些我们受过的伤害。
 
孩子的问题,本质还是教育的问题。而教育的问题,又涉及到家长内在自我的问题。它会触发我们家长去面对内心的小孩。
 
我们在手机中沉沦,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沉沦,就跟孩子在电子设备中沉沦一样,我们和孩子都缺少现实的爱与幸福感。
 
如果突然间,需要我们彻底的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放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兴趣爱好去面对孩子,而且是面对谱系孩子,这真的很不容易。
 
观念的改变、内在的改变,需要很长的适应过程,需要用心的自我学习和修炼。这个不可能短时间就能完成,甚至可能比孩子成长的时间都更长。
 
所以,当我们有意愿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时候,也不要对原来自己内在的小孩赶尽杀绝。
 
在一天中,给他(自己)一个时间,一个自己沉溺的时间、一个逃避的时间、一个安静和休息的时间、一个哭泣的时间。这也是父母积蓄力量,重新面对孩子的时间。
 
当我面对谱系家庭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强的感触:父母和孩子,是一体两面的。我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和感受出发,单方面的对家长提任何要求。我不能为了现实生活中的孩子,而伤害了家长内心的孩子。任何策略、建议,都需要考虑家长的现实状态与接收能力。只有先喂养好家长的内心,他们的孩子才会逐步好起来
 
以上,从尊重现实、尊重自我的角度出发,聊了我的四点看法。
 
我想跟父母们说,有时候你厌恶孩子、你厌恶现在的生活、你讨厌自己的无能为力、你灰心失望,都非常正常,不要为此不安,不要去压抑自己。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你的身体在告诉自己:我很累,我真的需要休息,不要再逼我了!
 

 

 
出现这种情况,请你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当成是一个孩子。他很辛苦,需要你好好的去善待。他完全有权利去独处、去休息、去哭泣。即便他现在的情绪就是乌云密布,从他努力和为孩子付出的角度,他也非常棒。在得到充分的看见和尊重后,他的晴天便又会回来。
 
 

为“可持续陪伴”给出建议

 
我们尊重自我,目的就是为了真实的面对现实。孩子的现状是现实,家长的心态和精力也是现实。尊重自我的感受,是为了关爱自己,给自己积累力量。其最终的收益者还是孩子。
 
我们把家长的心力也当成是一种资源,是资源就不是无穷的,是资源就存在消耗和浪费
 
在此,我提出“可持续陪伴”的概念。并针对这个概念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
 
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所以建议都是方向性。家长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这些都是重点话题,在我的个案咨询和后续的产品里都会和家长讨论。
 
1、在合适的情况下,建议让孩子尝试托班和幼儿园
 
带谱系的孩子很辛苦,如果父母每天的工作压力很大,回家再面对谱系孩子,能量的枯竭就会非常快。
 
如果父母的能量枯竭,除了没有心力去陪伴孩子,还可能把自己的负能量宣泄给家里其他成员。其他成员同样也会如此,由此,家庭中就没有和睦的氛围,这对谱系孩子的成长尤其不利。
 
那什么情况算合适?关于幼儿园,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上)#社交篇:如何看待“幼儿园”(下)—— 孩子符合什么标准才适合上幼儿园? 
 
那送去幼儿园,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陪伴会不足呢?在这里,我们就需要解释一下。
 
我们陪伴孩子,不寻求高强度长时间的陪伴。“亲子关系”、“陪伴”本质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我们有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这样的陪伴质量就足够高
 
安全感的来源不是靠堆时长,而是需要父母能全身心的投入、有积极快乐的氛围,而不是家庭关系紧张、陪伴孩子的时候人在心不在
 
因为谱系孩子的现实问题,很多家庭的夫妻关系都存在矛盾。通过跟家庭的接触,我最终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让父母能得到一定的休息就好了!但现实是:休息对父母而言是一个奢侈品!
 

 

 
所以,只要孩子能力基本足够,我们就尽量让孩子去上幼儿园。这样,在一天中,父至少有5个小时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对孩子的陪伴也至少有5个小时以上。如果父母协调好自己的精力,收拾好自己的心情,5个小时高质量的陪伴足矣了。
 
2、夫妻能配合,必要的时候能换班
 
PFGE计划中的家庭陪伴,绝不是业内理解的“疯玩”。相反,凡是参加我过个案咨询的家长都会感觉到:从理念的理解和落地,对家长的考验都很大。
 
父母需要自我学习和阅读、需要坚持带孩子户外体验、需要克服困难开启绘本阅读的习惯、需要安排好生活节奏、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习性来深度互动......这一切,对家长的要求着实不低。
 
所以,即便是每天“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间是5个小时,在这5个小时里,也不可能分分秒秒都是开心的时刻、都是深度互动的时刻。
 
我们陪孩子游戏、追赶、欢笑,哪怕就是绘本阅读(绘本阅读其实很累),一般都是隔20-30分钟就得休息一下,不然也根本吃不消。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夫妻尽量打配合。一方陪伴1-2小时,另一方就是接班,交换班处理。这样,夫妻都不至于很辛苦。
 
3、工作可以不用辞职,但是要考虑工作对自身能量的消耗
 
对谱系孩子的父母而言,相比于带孩子,能去工作都是一种“休息”。所以,夫妻双方中,如果一方主工作、另一方主带孩子,那工作的人一定要多体谅另一方的辛苦,要多去主动分担。
 
尤其是晚上下班回来后,“交换班”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你觉得自己上班很辛苦,回来还想忙里偷闲一下,家庭中就一定会出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就不辛苦,很多工作对人的压力也很大。为了更好的帮扶孩子,很多父母都考虑了离职的问题:我要不要为了孩子而辞职?
 
在此,我给出我的看法:
 
如果辞职是单纯为了增加陪伴的时间,那大可不必。因为相比于时间,陪伴的质量更重要。
 
但是如果工作压力很大,以至于父母没有足够的能量提供给孩子,哪怕是我每天1-2小时晚上换班的陪伴都不能保证质量,那父母是可以考虑离职或者调休了
 
那好,即便我辞职了,我就一定有足够的能量分配给孩子吗?也未必。
 
父母辞职后,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间里,父母一定要“休息”好。所以,这里就需要聊聊什么是“休息”。
 
如果自己拥有了一定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父母整体的身心很焦虑,大脑里充斥很多想法、情绪,对社会的不满、对世界失望等等,那父母就活在了自己的“情绪内耗”里。即便你的肉体在休息,但是你的精神依旧在高速“空转”。等你面对孩子的时候,你依旧会觉得很辛苦,没有能量去陪伴孩子。
 
在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里,如果你不停的刷手机、打游戏、刷剧、或者是到处查看关于自闭症谱系的“科学信息”,你就活在大脑的自我刺激里。你通过手机给自己不断的反馈,以宽慰自己的焦虑。但当你放下手机回到现实,你会发现你比之前更焦虑更恐慌。
 
所以,请父母们好好调节自己,避免出现以上两种情况。
 
有时间,可以让自己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活跃,缓解自己的压力。适度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睡眠质量。
 
去接触一些信任的朋友,去跟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人去聊聊天,说说心理话。把自己的压抑的情感和焦虑倾诉一下,让自己的情绪流淌,让正能量去影响自己。
 

 

 
可以多去阅读一些好的书籍。虽然书籍的作者离我们很远,但是生命的信念和力量可以穿越时空、力透纸背。在自我沉静的思考里,你可以获得能量。
 
4、细致观察孩子一天的能量节律,让自己的节律去符合孩子的节律
 
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能量”利用不高的时候。
 
比如,我们父母兴致勃勃,很想上午带孩子出去玩,但是感觉孩子没睡醒,精神头不是很好。
 
出去之后,中午父母就累了,没有能量了。但是孩子醒透了,他的精神就起来了。吃过午饭,父母中午想午休一下,但是孩子精神好,父母就没法午休了。
 
到了下午,父母振作精神带孩子去户外玩,结果玩了1-2小时,孩子累了,睡着了。辛辛苦苦跑那么远,没怎么玩就得回来。而且父母也没午休,精神也不行了。
 
孩子睡到7-8点醒来后,吃饭洗澡读绘本,到了晚上10点之后,孩子进入了一天中的最强兴奋时间 —— 感觉孩子的夜生活要开始了!但是父母已经精疲力竭,丝毫没有心力了。
 
也就是一天中,孩子能量的波峰和波谷,跟父母是完全岔开的!感觉父母陪伴孩子是在打空拳。双方一点都不同频,能量都是在浪费。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我想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去解决,每个孩子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只能慢慢调整。
 
我建议是,父母尽量调整自己的节律,去符合孩子的节律
 
如果你想让孩子的节律跟父母来同频,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往往都是不成功的。
 
但是父母让自己去满足孩子,提升陪伴质量后,孩子如果得到了加速的进步,他们的节律就会慢慢往回调,调到跟大人同频
 
所以,如果孩子这会蔫了,父母也赶紧打个盹,休息一会。如果孩子晚上睡前特别亢奋,干脆就陪他疯一会,让他释放释放能量、或者读读绘本,兴许他玩一会也就可以睡着了。
 
5、孩子的低反馈极大的消耗了父母的能量,让我们换个思路
 
在陪伴谱系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对父母能量消耗特别大的场景:孩子的低反馈
 
当父母不断学习,满怀期待跟孩子互动,期望孩子可以回应自己,或者可以深度互动的时候,反响往往不如人意。父母的满腔热忱被泼了冷水,一种无力感流便全身。
 

 

 
如果一天中这样的场景出现多遍,父母的能量一下就会耗光。等到夜晚关灯的时候,估计都是心怀绝望而入睡的。
 
所以,我们需要积极的应对这种情况,无论从心态上还是方法上,减少父母的挫败感,减少能量消耗。
 
在后续的文章或者课程里,针对这个情况,我会专门来讲述。在此,我先简单描述另一个应对的思路。
 
谱系孩子在最初会出现一个典型的时期,我称之为“波浪时期”
 

 

 
就是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普遍不强,但也不是没有。孩子的注意力就如同波浪一样,一会来一个小波峰,然后顷刻之间就消失了。他们不会对外界的事物产生持久和稳定的兴趣,他们东看看西摸摸,兴趣就像波浪里的小船,漂浮不定
 
因为孩子的这个特点,当父母极力寻求孩子反馈、寻求孩子多轮互动、寻求孩子眼神的时候,父母往往只能失败而归。于是父母的心理能量一下就耗光了。陪伴孩子累,就是累在这些地方。
 
ABA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先训练安坐”。但大家都知道,在我这里是不可能的。
 
在此我建议父母,不要过度去关注孩子,不要盯着孩子的“波峰”和“波谷”,那样会很累。你们可以由关注孩子转移到关注自己身上来
 
发掘一些自己能喜欢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羽毛球、练习瑜伽、养一只小猫、收集邮票等等。
 
从容的做一些生活中常规的事情,比如买菜、做饭、运动、手工等等。
 
把这些事情做慢一点,分享出来,带着孩子一起去体会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去寻求孩子给你反馈,也不要盯着孩子去提问。而是正常的表达、多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
 
“今天的茄子很新鲜呀!” 
 
“跑步好累啊,我全身都汗湿了!” 
 
“宝贝,爸爸需要个锤子,帮我一下哦!”
 
这些语言,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孩子感受和吸收,这比单纯的语言训练要高效很多!
 
我们思路转换后,把关注孩子转移到关注自己,由自己的兴趣去引领孩子,这是有充分的道理的,也是有很好的实践效果的:
 
1、当父母关注自己的过程时,不会死死的盯着孩子。因为父母太期望孩子给自己反馈了,热切的目光和语气,都会给孩子极大的压力,反而逼得孩子逃避自己;
 
2、如果孩子和父母有很好的亲子依恋关系,那父母的兴趣对孩子非常重要,有很强的引领性。当父母不带有逼迫孩子的压力,在自己的兴趣中心境打开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情绪是顺畅的、是积极的,他会被父母的快乐吸引,从而不断去观察父母在做什么。由此,很多意料不到的亲子连接(父母期待的反馈)就发生了。
 
3、当父母带着孩子去经历这个过程时,父母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但不是教学旁白),这种语言是分享式语言,不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在父母快乐的心境下,孩子也会更加积极的吸收父母的语言。这种对孩子的输入和认知提升,比常规的对话和训练要高效很多。
 
4、这种方式,对父母长时间的陪伴孩子也很有帮助。父母的能量不会被挫败感打败,反而会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源源的得到补给。一天下来,父母不会觉得特别辛苦,反而把陪伴做的越来越从容。
 
至此,本篇文章的内容就收尾了。
 
“可持续陪伴”是PFGE在落地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极大的改变父母的心境和思路,让父母从对孩子的陪伴的迷茫和无序中走出来,走向正常的生活,走向孩子稳定进步的道路。
 

 

 
 
 
 
 
青苹果户外活动成长营
 
专门为谱系孩子打造可持续的户外体验活动,目前在北京开启试点:
 
“青苹果”户外活动成长营计划,这个春天我们北京见!
 
 
PFGE计划简介
 
目前,在自闭症谱系孩子的教育计划里,ABA是主流的模式。但是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的角度,ABA是逆人性的教育方式。大量的孩子在ABA教学模式中受到了更严重的创伤,不仅认知没有提升,反而陷入更深的自我封闭。
 
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给自己的孩子撕掉了标签,开始重视心理学和教育学对孩子的影响,走向了“爱与自由”的家庭陪伴之路。越来越多的谱系孩子在“爱与自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了起来。
 
但是“爱与自由”是一种教育理念,很多父母从心态上能理解,但是遇到谱系孩子实际的问题,依旧无法入手。在现实的困难面前,“爱与自由”遥不可及。
 
PFGE计划为Perfect Family Growth Environment完美家庭成长环境计划。我把家庭环境分成一个个模块,每一个模块给出父母需要吸收的理念以及实操的方法,从实际出发,推动“爱与自由”的理念在谱系孩子家庭教育中落地。
 
公众号文章的内容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将从理论和实操的角度,为谱系孩子的成长提供家庭教育解决方案。
 
这个是公众号文章内容的目录导读。新关注的家长可以从这里开启阅读:
 
PFGE计划目录导读(新家长阅读入口)
 
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东西对你们有帮助,希望你们可以分享给需要的家长。对我写的内容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如果大家想咨询孩子的问题、家庭陪伴的问题,可以加我微信给我留言。留言一般在一天内会回复。如果是周末的时间,回复的时间会延后到下周一。
 

 

唯有深深的理解
才是深深的爱
 
 
 

郑重声明: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当你被困难吓住、双腿已无力站立时

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进来散散心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寻求对孩子的“可持续陪伴”-自闭症父母焦虑-星光家

返回顶部